あけおめー
写于 18 新年。
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但是总觉得想得还不清楚就一直没动笔。
17 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读了「自私的基因」一书、然后在这基础上去阅读了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以及三秋缒的「恋する寄生虫」吧。正如人们的世界观应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一样,我现在的大部分想法和理解方式完全建立在这些书中的理论之上。尤其是觅母(meme)这样一个概念,无以辩驳。
想到写本文的契机完全是因为キズナアイ的「顔?体?金? 理想のバーチャルパートナー探し!」这个视频,虽然对 A.I.Games 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传统的 A.I.Channel 还是挺好玩的。声音和表情都是。
youtube:
bilibili 链接:位置 5'15" 〜 5'4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495878/
日文文本:
あ、でも、人間の世界ではパートナーを見つけるのに苦労するらしいよね、結構。相席屋とか?合コンとか?ナンパとか?ただね、このバーチャルの、ゲームの世界にはとても良いシステムがありまして、そう、ガチャです。これで簡単にね、かわいいかっこいいパートナーが見つかると思うので、早速回して行きますよ
中文:
啊但是 在人类世界中仅仅是寻找伙伴都非常难呢 同座之类的 联谊之类的 搭讪之类的?只是 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有一个非常友好的系统。对,就是抽卡!这样就能轻松找到帅气或者美丽的伙伴了。那么赶紧来几发吧。
看似说的非常娱乐,弹幕也是各种“措不及防”,但是仔细一想意外很有道理。其实氪金系统真的是广泛存在。╮( ̄ ▽  ̄"")╭
以个人作例子。大概从初中开始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买书,少说的话平均百来块 RMB 的样子,当然书这几年越来越贵、最近读的原文原版又更贵( ;´Д `)。对比之下,可能其实真的只是一种“氪金”行为,通过阅读获取帅气或者美丽的伙伴。比起一般国内游戏 20 ~ 30 的月卡费用,算起来还要贵呢 hhh。在这个意义上,买书读书也并不见得是比游戏氪金高尚得多的兴趣。
比如「恋する寄生虫」中的ひじり、「蜜蜂と遠雷」中的亜夜,随手想起来都给予我一些力量,硬要比较的话,现在回想起来的心情其实和从卡池从抽到 SSR 是类似的吧,好比抽到了一个游戏里强度可以用一辈子的卡。
又比如说特别喜欢某一个作者的书,就像是特别喜欢某个画师的卡面或者立绘。凡是有新卡进了卡池当然想要收藏。在热销书单中挑选,也像是去抽经典卡池——虽然不一定喜欢,但是会有不错的。当不清楚的内容是买上许多本类似主题的作为参考,和去抽职业卡池简直是一回事。名人书单是 dalao 的游戏攻略指南,标记了方向和用途,当然因为水平也会有各种争议。
而有的时候氪金不仅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它在这环境中强,是必备品,有了 TA 接下来任务或者游戏会进行的轻松。正如我们有时候会有必读书目,有点时候会被要求去读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但是实用的书。
读书使你强大,其实 只是氪金是你强大?(´▽ `)
人从出生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就获得一种叫做“无知”的疾病,要通过一生去治疗。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为一般人的重病期。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不过是更好的三家医院。老师们都是高危手术的从业者,没人希望自己遇见庸医。当治疗效果不达标时会被追加疗程(留级),自然也有人去听信偏方(辅导机构)。恐慌的家长们争先恐后的为孩子寻求最好的治疗。
然而现在看来,学习这个过程,其实和器官移植手术最为相似。当要做移植手术时,fit 才是最重要的吧。因为人的决定不是仅由脑袋出做的,而是身体每一个部分的共同意志。要真的学习什么做到什么,需要全身心的同意和认可,当学不进去的时候,无非是另一种的排异反应。许多情况下老师们都在想尽办法处理各种痛苦的排异反应,配合不同的治疗手段减轻症状,缺从未思考过纯粹是因为学生和内容互相并不合适。
“学海无涯苦作舟”、“吃的苦中苦”..等这些错误的观念是在是太过于流行了以至于人们以为受苦就是努力,然而两者间的区别无比的巨大。很多时候往往只是在suffering,往往只是在受难,却产生了一种自己在努力,现在是对的的错觉。事实上如果过程不是开心的,最终结果大概率也不会是自己想要的。带着已知自己想要什么结果的理解和确信再去做事情,过程并不会因此而简单,但是不会痛苦,不会抱怨,也不会觉得没有意义。因为到底最重要的、构成人生的是过程,而结果只是一些小小的通过点。
不好意思说了两个奇怪的比较。
很久很久以前,大概从开始准备考高中开始,一直感到奇妙的违和感。反复询问自己这样真的好么?现在的日常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么 ?也一次次知道上了高中就会好、上了大学就会好什么的不过是假话。自己并没有改变,环境的变化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明天就不再活着了你今天还会这样过么?如果过了 30 年再看今天你会觉得满意么?这样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生活本身也像是不断延续的噩梦。
大约从 16 年夏天开始,再也受不了为了未知的、他人眼中的幸福放下自己现在喜欢的东西、过着明天死掉也不会后悔的生活。在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明白“明天死掉也不会后悔”的生活其实和“希望死去”是一样的含义。就像三秋老师说的类似:
https://twitter.com/everb1ue/status/782105905793945600
故事登场人物在幸福的顶点死去这件事,其实和制作标本是类似的。使人物在幸福的顶点停止生命,通过进行防腐处理,保存「那个人最幸福的时候的样子」,就在故事这个水晶盒中制作了「幸福的人」这样的标本。
但是因此真的很大程度上,悲伤、犹豫和不解都慢慢都消失了。
毕竟对于我这样人来说是否活着对于社会并没有什么价值的,自己满意才比较重要,自然也没有必要去争取所谓的幸福。
最后用一句 quote 总结吧,也算是稍微积极一点的版本:
Find joy in everything you choose to do. Every job, relationship, home... it'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love it, or change it.
- Chuck Palahniuk